1、以人为本,以校为本,每学期制订有针对性地工作计划,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个别、团体、家庭辅导等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2、在校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不断提高“悄悄话信箱”、“悄悄话热线电话”、“心灵之约――心理广播”等辅导方式的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心理咨询室对有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辅导,认真做个案研究工作。
4、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测量、分析、评价,健全学生心理档案,逐步做到电脑化管理。
5、做好学生心理辅导联络员培训工作,及时掌握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所及需要,同时让他们掌握简便的辅导方法,通过互助、自助,让学生认识自己,适应环境。
6、根据市心理健康教育大纲,指导各年级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设计相应的辅导活动。
7、在学科教学中优化教学环境,抓好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渗透。
8、开设家长讲座,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努力提高家教水平,巩固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
9、心理松弛室要为学生提供松弛训练的场所,提供各种放松训练的指导语和音带。
10、心理预览室必须配有为学生心理发展和提高心理品质的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帮助学生获得信息,心理预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