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让“小眼镜”变健康男子汉
□晨报记者朱晓芳 实习生 方成苗
在闸北区实验小学里有一支“小眼镜”篮球队,他们来自该校的三到五年级,球队里80%的人是近视。 11月,就是这支“小眼镜”篮球队赢得了闸北区小学篮球赛的季军。
近视的孩子不爱运动
“小眼镜”篮球队的组建是2009年。当时学校调查发现,高年级戴眼镜的孩子比例越来越高,而且越是带眼镜的孩子越是不想运动。学校担心孩子视力、健康持续滑坡,决定发起组建“小眼镜”篮球队。希望三到五年级的同学打篮球。
体育老师王刚负责组建这支队伍。他说,一开始招募并不顺利,只有10多个人报名参加。这10多人的篮球队,80%的队员都是近视眼。一到打球时,他们就会把鼻子上的眼镜取下来。
为了吸引更多同学来参加,建队一个月后,王刚就组织三到五年级的同学开展篮球联赛,三、四年级开展活动篮筐投篮比赛;五年级固定球框投篮比赛。班主任组织同学一起来看球助威。几场比赛打下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对篮球产生了兴趣。球队的人数从10多人变成20多人,后来又变成35人。
刚开始,队员都比较胆小,普遍有些自卑,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太自信。为了让孩子们自信起来,王刚让他们在操场上面向全校同学展示运球、投篮等技能。面对同学赞叹的目光,他们走出了自卑。现在这个篮球队已成为学校社团中最火爆的社团之一。
效果1:开朗、坚强、男子汉
五年级的沈同学从3年级就加入了篮球队。
在篮球队里,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手臂力量很强,上篮和远投是他的强项。并且经过苦练,他还成了球队中的三分球高手。小沈妈妈说:“感觉儿子越来越有男子汉气概。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孤独,而打篮球能培养孩子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比让孩子老是看书做作业,有意义得多。”
小炜从四年级开始参加篮球队。自从参加了这个篮球队之后,同学经常热情地教小炜篮球技术,他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回到家里有说有笑,还说自己找到了好朋友。一年下来,小炜长高了七八厘米,身体也结实了许多,手臂力量也增强了。
四年级同学卢子牛在比赛中手指甲被球打翻了,鲜血直流。但他镇静地跑到医务室把受损的指甲剪掉、用纱布包好,然后又返回球场继续比赛。
11月,面对赛场环境的变化,“小眼镜”篮球队顶住了前期失利的压力,调整心态,最终勇夺闸北区小学生篮球赛的季军。王刚说,这得益于孩子适应能力和心态调整能力的增强。
效果2:减肥、长个、防近视
篮球社团成立至今,队员们到空旷的视野环境中的运动时间多了,有效地遏制了近视度数的加深。王刚说,球队里有两三名200度近视的孩子,如今视力正常了,摘下了眼镜。学校里中高年级的近视人数也有下降。五年级同学小沈的视力,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不断下降,但打篮球的这两年来,他的近视度数并没有加深。孩子运动的时间多了,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少了,身心发展更全面,心态更阳光健康。
四年级的同学小蔡说,自己打了篮球之后身体强壮了,感冒也少了。四年级的小徐是这学期才参加“小眼镜”篮球队的,他说,进篮球队后,他从1.4米长高到了1.5米。一位参加篮球队的同学说:“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参加篮球队,不仅可以锻炼肌肉而且还可以防病。以前我很胖,现在廋了10斤。”
家长王女士说:“我的孩子以前不仅是‘小眼镜’还是‘小胖墩’。三年级时,近视就是400度,如今两年来,近视停止恶化,超重的体重也下降了。孩子的生活方式从恶性循环变成了良性循环,我很赞成。”
——转摘12月6日《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