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评课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1-20   阅读次数:692 次


声音与听觉(徐菁)

声音与听觉(褚春辉)

 

徐菁: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孩子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切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趣”中求知 ,“乐”中长智,很好地保留了孩子对科学最为纯真的兴趣,让整个课堂呈现出活跃的气氛,有效地延长了孩子的兴奋时间。

 

褚春辉:我也同样通过大量的活动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听过各种声音之后,自然地过渡到“噪声”,然后引导孩子注意“如何保护耳朵”。我与徐老师上课的风格不同,更注重“科学用词”的教学。

 

凌佳平:两节课都结合了多媒体的应用,以大量的声音及媒体创设情境,让孩子在玩乐中体验“声音”的“作用”,并以儿歌的形式总结归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两节课不同的是“噪声”这一环节所在的位置,徐老师的课较为生动活泼,褚老师的课则更倾向于细节上的规范。

 

陈琳悦:两节课都以“小耳朵的本领“为主线,穿插各种声音情境,在教授有关知识的同时,更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带着孩子在不断的探索中对枯燥的知识有了感性的理解。不同的是,褚老师的课堂有明显的词语教学的环节,并加入了“保护耳朵”的相关教学,而徐老师的课则更为紧凑。

 

夏飞舟:一年级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 ,同时又感到是那么陌生。 在城市环境中,城市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有时候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的重大公害。徐老师为了使学生对噪声有所认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使学生认识到物体产生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讨论和听声活动,指导学生辨别那些声音是悦耳的,那些声音是噪音。通过录音播放,让学生辨别,其中有悦耳的钢琴、小提琴、口哨等美妙音响,有说话、吵杂的吵闹声,有电锤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有刺耳的雷鸣声等。通过辨别声音的方向游戏,让学生体会耳朵不但可以听声音,还能辨别方向。最后,通过做小侦探的游戏,强化耳朵的本领,听声音,知危险,同时学会分析声音来源判断声音的发出的具体地点。学生在体验角色的同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褚老师的课堂尤其注重细节,教学4个一年级,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孩子的姓名能够很快的叫出来。从这些小的细节上,我们就能看出褚老师的教学思想,把功夫下到从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上。

 

沈霞:听了徐老师和褚老师的两节课,我觉得她们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好,特别是小侦探这个活动环节设计得很新颖,也很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当中锻炼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思想集中度得到提升,聚精会神地听小偷可能在哪里的声音,并通过发言表述出来。

王颖:10月份的两周一课一议中,我听了夏飞舟老师的一节自然课《漂浮和下沉》。老师在新授中通过认识实验的材料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否开展实验的疑问。激发孩子们的讨论。如何实验如何分工。看似在研究事物的漂浮和下沉,其实其中隐含着对于实验课流程的思考。老师的授课特点是很有亲和力,整个过程面带笑容,课堂氛围活泼。吴轶君老师的《快乐的歌》也让我印象深刻。她在教学中以游戏进行导入,通过找一找来引出do re sol三个音,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同时鼓励孩子运用口琴巩固练习。这种多媒体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形式,促进了有效课堂的生成。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现场示范和展示快乐的歌,并且要求孩子们站起来跟她一起边唱边跳,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气氛,甚至还要求孩子们一边唱着快乐的歌一边下课,歌声是自我心情的写照。

 

傅琪:徐菁老师和褚春辉两位老师,同课异构的《声音》一课,课堂上两位老师的教态迥然不同,老师上课结构清晰,层层深入,课堂中的小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老师上课语言优美,态度亲切。

 

黄慧丽:徐菁老师自然亲切教态,源于内心对教学内容的把控,准备充分,设计合理,把讲解声音的几个要点一一解析, 于徐老师的设计而使教学内容更为通俗易懂,学生的学就不是问题了。沈霞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一个个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很顺畅。

 

张思佳:两位自然老师的《声音》一课,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做了一个转换。原先应该先上的内容居然被安排了课后的预防小结,我感觉这点是很不错的。这对于我以后的课堂也是一个新的突破,这样利用一种倒叙的手法来上,给听课老师一种不同的感受,很棒。

声音与听觉

陈丽:对于自然学科开展的两周一课一议同一教材,不同设计,这样的形式很好,有利于老师专研教材专研教法,相互学习的机会,两节课教学设计各有不同,课题引入各有区别,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了解耳朵的功能,并且用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会从声音判断方向,判断场所,从而起初耳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耳朵等等问题,设计层层深入,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的魅力声音的作用。

 

王刚:徐菁老师的课堂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的向学生传输了声音对我们的重要性。课中,孩子们通过有趣的实验,快乐的游戏,逐步掌握了如何分辨声音的来源;如何通过对声音的分析判断,了解声音来源地的场景等等。从而引出耳朵对人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在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安全意识教育。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一节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磊:老师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声音,通过声音让学生们学习辨别声音的方法,以及认识哪些是优美的声音哪些是噪音,而本堂课设计得最为玄妙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扮演小侦探这个角色,通过扮演小侦探听声音让学生们认识一些频繁的场所,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教学特点是严谨细腻。在学生上课时徐老师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学习知识的海洋中。本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作为一名名师,具有非常优秀的教学风格和水平,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

老师评课:老师的课让我觉得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是她教学时的教姿教态,作为一名转学科的教师,第一次上自然课能把本堂课的知识点讲得非常清晰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提问环节,老师的耐心,和蔼的声音和教态让学生们非常喜欢上她的课,同时,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她还添加了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们之间相互讨论,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本堂课也是一堂非常漂亮,优美的课。

 

 

王巍:老师作为一个新上任的自然老师,在自然组全体老师的帮助下,结合自身扎实的语文功底已迅速地转化了角色,通过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研组长徐菁老师的指导下,老师的这节课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的向学生传输了声音对我们的重要性。课中,孩子们通过有趣的实验,快乐的游戏,从而引出耳朵对人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在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安全意识教育。

 

吴轶君:听了徐菁老师的课,我用几个字概括“活泼,生动,张弛有度”我们的学科是相同共性的,作为一位音乐教师的角度来看这节课,我觉得老师有几个优点值得我学习。首先,老师课前准备充分。从徐老师的教案来看,老师将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都事先设计好,显得非常严谨。通过各种小游戏让学生听辨声音,一年级的学生很乐于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打破了传统枯燥的知识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表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能及时鼓励,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能一一给出评价和建议,对于不确定的答案不避讳,而是让学生去探究。

听了禇春晖老师的课,我用几个字概括“优雅,平稳,层层递进”作为同课异构的一节课,禇老师在徐老师这节课的基础上在课的环节上做了调整,最后加入了生活中正确的保护耳朵的辨别,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要保护自己的耳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知识,老师再加以引导。老师和学生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知识,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会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把课堂还原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尹志颖:听了两节自然常识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徐老师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实践和游戏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第一个环节,她不仅教会了学生怎么样去用耳朵辨别声音,同时通过学生课间和上课时的噪音及时地对学生的上课纪律和习惯进行指导。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褚老师的课个我们展示了她的语言功底和个人魅力,对学生循循善诱,小故事让学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仔细听辨不同的声音,启发他们去想象去发现。老师和学生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教学和学习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陶艺————我们的特色课程

下一篇:青年教师成长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