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综合大组将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贯彻打造“现代小学”的办学核心目标,围绕“20周年校庆工作”和“新三年办学规划”两条主线,进一步丰富 “个性化教育 生态状成长”办学理念的内涵。打造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和完善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综合学科的评价建设,真正确立的现代小学理念下的新型教研大组的特质。
一、渲染校庆氛围 开展主题竞赛
本学期综合大组将以贯彻学校20周年校庆工作为重心,积极开展富有自己学科特设的小型竞赛活动,进一步为校庆活动中的“一台节目”做好预演和前期准备。
1、 校庆准备中的主体意识
从开学起积极落实学校校庆工作的主题建设,凸现综合大组所有教师的主动参与与配合责任,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各教研组及部分教师的撰写和活动方案设计任务的同时,落实各学科教研组的具体操作指标。
² 学生的课前后的集队、课前材料、资料的收集要求、课前学习习惯培养。
² 现代教学硬件中的师生互动技术、课堂合作模式、技能实践流程。
² 开展活动的场地准备、材料和硬件需求、人员的分工、方案的落实。
落实时间:9月—12月
2、 校庆活动前的主题竞赛
为更好落实校庆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渲染学校20周年庆祝氛围。综合大组有计划的开展一系列校庆前期主题竞赛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活动的需求。
l 美术组:围绕“美丽校园”为主题,开展一幅融绘画技能、材料拼接、文字简介的创作竞赛活动。
l 音乐组:围绕“声动校园”为主题,开展一首班队填词合唱竞赛,表演曲目和表演形式各异。
l 体育组:围绕“活力校园”为主题,开展一场全校学生体育奥运会,产生校运记录和校运奖牌。
l 自然组、信息组:围绕“魅力校园”为主题,开展一次校园知识征答竞赛和校园创意金点子活动。
落实时间:9月—12月
二、重视教学实践 深化校本研究
本学期综合大组将继续开展围绕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活动。深化教师主体备课过程和教学过程,以多维度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1、加大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力度
综合大组将以本学期大部分教师多年级平行教学为契机,结合两周一课一议有目的,有主题的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1) 大组内各教研组有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活动,大组评课将争对同一年
级下不同教学实践的优势与劣势进行。
落实时间:每周三上午第一节上课,每月周三下午一次评课。
(2) 大组内各教研组结合优秀教学片断,实施集中听课、评课互动式教研活动来促动整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 大组内开展绿色指标引领下的专业理论及课标学习、有意识针对不同学科下共性的问题开展读书沙龙活动,通过交互式平台和读书摘记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的个人素养。
落实时间:每月周二下午一次大组活动。
2、加大教研组课程深化的力度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四自课程的建设,各教研组在继续高要求实施国家课程的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我校“自研式课程的开发法和实践。
l 美术组:一至三年级每周增设一节软陶课程、四五年级保留每周一节的陶艺课程,
l 音乐组:一年级保留每周一节形体课,二年级—五年级开展一节音乐儿童剧的鉴赏和实践课。
l 体育组:各年级利用体育活动时间开展花样跳绳的不同内容实施,设立实验小学花样跳绳段位制度。
l 自然组:一、二年级每周开展一节知识类普及欣赏课程,三—五年级每周开展一节校园实践探究课程。
l 信息组:每周一次电脑常用工具和软件技巧普及课程。
落实时间:一学期。
三、打造师资队伍 促进教师成长
我校综合组教师的综合实力是较强的,但是各教研组的教师发展始终具有不平衡性,如何构造一套完整的教研组梯队建设是下阶段工作的重点。
1、 骨干教师强势化
大组内区学科名师3人,校名师2人如何发挥好骨干教师的领头作用关键还是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时代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备课与教学模式。
l 骨干教师的备课将进行展示和解读帮助组内教师完善备课的精准点。
l 骨干教师的教学在继续依托名师课堂教学展示的同时,呈现1-2节创造
性的教学实录。
l 骨干教师的教学素养将予以放大,个性化的教学案例将在大组内进行学
习。
落实时间:期中、期末总结活动。
2、青年教师优势化【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