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孩子的一点感想
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是做父母最关心也是最操心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母亲,我也在不停地总结和思考,怎么把他培养成一个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里,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相互信任是基础
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想把事情做好的。有时孩子做不到,并不是态度,而是能力。小邵是个慢性子的孩子,刚进学校很不适应,不管是写字速度还是计算速度都很慢。因为来不及做,带回家的评价经常是合格或者须努力。我们用了整整一学期的时间,帮助他纠正写字姿势,提高计算速度,来跟上学校的节奏。我们从来没有责骂过他,因为我们相信孩子是想做好的,只是能力不够,需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改进,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他,让他尽量做到最好。
二、良好习惯靠培养。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首先,要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课本知识是基础,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是老师辛勤备课的成果,课堂上的35分钟,必须认真听讲,绝不能浪费。二是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比如英语绘本可以让孩子大声读出来,文言文小故事可以放到睡前来讲,周末还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三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不当孩子的保姆,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上,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明白学习的目的,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即使在假期或是周末,时间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也要把学校作业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完成,让孩子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中。
三、家校合作效率高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在教育目的和方法上同学校保持一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可以主动向老师了解情况,掌握孩子在校表现,听取老师对孩子的客观评价;也可以把孩子需要督促改进的地方跟老师提出,因为有时同样一句话,老师说的确实比家长说的更管用。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说实在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和学校大环境的培养。作为家长,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能全面健康地发展,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8班 邵奕鸣妈妈
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