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教师心理成长的若干思考
闸北区实验小学
包 容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的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的讲话,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的凡响,令广大教育工作者倍感温暖,倍受鼓舞。我们认为,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党中央把优秀教师代表请到中南海怀仁堂座谈,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这是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送给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最好的节日礼物。
面对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对于学校的经营与管理来说务必重视教师队伍的经营与管理。教师理应是受到社会尊重与羡慕的职业。那么作为学校的经营与管理者任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特别感受到善待教师的重要性,善待教师内容很多,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我认为关注教师的心理情绪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助推教师心理成长,建构和谐的优秀教师团队的基点。
今天向大家提供几个与教师共同建设心灵港湾助推教师心理成长的镜头案例,只是我们在学校经营与管理中或与教师互动中提升与加强和改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成功例子或着是一点思考吧!也许会给同仁带来会心的笑意,这也算是对23届教师节的一种庆典与致意吧!
镜头与案例
镜头一:
好几天了, 平时好强的A老师,怎么不对劲了,情绪低落沉闷,大概有什么心事吧?据组室的同事说,最近学校任务特多还要交不少的材料,也许心理压力过大了吧?校长室接到信息,随时尾随观察,发现A老师确实比平时话要少了,表情有些呆板,发现她,别人下班了,惟独她还留在办公室,是在写材料呢。那天是校级干部B的值日,与A老师聊天了,领导的几句问候,神奇般的出现了转机,原来A老师的爱人最近出差,孩子与家务全由她一人包揽,加之学校近期的任务很多,怕完成不好,心理失衡了。“小A啊,遇上困难可以通气嘛,不要总自己扛着,工作嘛在期限内完成不了,打个招呼,晚个几天没关系,家里也重要。”短短的几句话温暖可亲,让A老师感动不已。打那以后,A老师仿佛又回到了“昨天”,精神振奋起来。
镜头二:
现代教育我们提倡生态的课堂教学,部分教师会有所困惑,矢志茫然。可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G老师可谓是老经验遇上了新问题。这几天课堂教学任务老完不成,学生特别的发难老师,G老师有些急怒了,她压根没想到实施生态的教育课堂竟会“两难”重重,重视教学改革却束薄了自己的手脚。所以G老师逐渐对课堂教学改革起了疑心。课程部Z主任看出了G的心事:“怎么样,生态课堂教学学生太活跃了是吗?”领导的这么一问,G老师不知怎么说才好,脸色为难的样子。看样子老师们都会遇上“教育革命”的问题啊,如果不加以研究,可太为难教师了。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走出课堂改革中的颈瓶,为了让生态的课堂教学演变为教师教学的自我革命,Z主任立马召集研究,并主动为教师们上生态教学模式的研究课,组织校级名师上示范课,还结合教师们共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终于找到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经过生态课堂教学的磨合,老师们教改情绪逐日的高涨,在教改中赢得挑战。
镜头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学校的“优化配置,布局调整”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事制度的改革着实让原本没有危机感的教育职业产生了震动。W是最为不适应的教师之一,因为学校班额在萎缩,学生人数大减,教学能力有困难的教师显然富裕。W心思重重,不言不语,听说学校要合并更是意见大,常发“无名火”……。学校最终开始重组了,怎么让这些老师尽快融入新的集体?来到新学校后,全体管理者全线出动,找谈心,听意见,给岗位,鼓信心,提要求。在全校尽量给教师营造 “安全感”的氛围。平时抓住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但对实在是不适应学校发展的教职工,从客观上给予政策性安排或给予策略性选择,以消除主观行为与客观现实间的对立。通俗的说就是要让教师们“留也高兴,走也快活”,实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发展大局。
镜头四
学校文化的品位决定教师文化的走向,我们体会到学校文化是靠不断建设而不断走强的。这就是对学校文化品位积淀过程的总体要求及其冶炼。我校教师大多来自各校以及外省市的较多,是一个多元文化相融的集体,教师个体性格差异,加之工作上的压力有时也会产生教师之间的碰状。S与F两位教师因学科教研中的看法不同加上性格有明显差异,因而产生了矛盾。个性好强的F怎么也容不下S,教研活动为此大打折扣,身为有一定教龄的S为此恼怒不堪,想想学校是文明单位,也只好忍着,但是两个教师的心态总是有问题,影响学科发展。这样下去有碍于学校教师整体文化上的建构,学校党政班子及时了解了现状,认为应该为她们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领导B与两位教师开展个别谈话,倾听想法,深入了解内情,对合理成分表示理解,对过分偏急观念提出警示,实施有效的心理按摩,在具体的教研活动时间,领导B亲自参与,为她俩提供话题,调侃气氛,暗示交流,增加双方之间的交流内容,营造相互交融氛围,在实践中逐渐理解对方,有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宽阔胸襟。
镜头五
俗话说,“百姓以食为天”。当今社会物质诱惑不断冲击教师队伍,给学校带来压力与挑战。单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教师的人本需求。新学期来我们发现有好些教师在议论学校待遇偏低等问题。其实在区内我校实行岗性工资,教师待遇总体不会很差,怎么会有不和谐声音?顺着“音源”,原来才知道本学期不少教师的课时减少了,少一节课一个月就少了100元左右的收入,有的教师一周就少上4—5节课,难怪教师有想法。学校班子针对情况,分析问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召开座谈会,并组织全体干部和党员一边宣传学校人事安排意图,理解教师想法;一边全面调研,规划发展,抓住契机适当调整工资单位价格,满足教师合理需求。教师们的情绪及时得到调整,工作节奏加快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校园氛围和谐了。
反思与对策
就以上述的5个案例,其实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事、对物、对人、对己”的一种强烈的敏感与需求,也是反映当今人们的一种价值心态。心理问题其实是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环境下一种生命态势。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更容易关注社会的各种压力给予在校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却往往认为“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有着与生俱来而又十分强大的心理负荷能力。观察家们发现:当今在中国社会,教师和其他从也人员一样,在激烈的岗位竞争环境和周边社会意识参透下,其所从事职业的崇高性并不能自然养成这种过人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认为,当前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把对职工的心理调适当作重要的工作元素,教师工作尤其如此。据有关资料报道,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某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 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而且,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小学女教师心理障碍率高于男教师,所以现代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已经向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据目前我校教师的心理状态,主要问题与特点是:学校工作要求过高,教师荣誉过于迫切,人际行为竞争强烈,教育工作压力过大,以致经常造成教师心理焦虑。心理是心灵的表现形式。我们认为,真正健康的人,应是心理、生理、伦理三方面的和谐与健康。从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上说,教师绝对不能仅仅是“教书匠”,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造就自我,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与开拓者。教师历来是在扮演一个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教师的工作就是研究学生个性规律,按其独特的教育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良好的人格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阳光”。新型的、民主的、现代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愉悦的工作心境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心理学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特别在中小学阶段,这种连锁反应更显突出。如,教师自身不良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心理与行为的扭曲常常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由此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如,1993年,某省一个小学女生在墙上写了‘老师,你错了’,然后跳楼自杀。无数事实说明,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从人格到认知到意志、情趣、态度、兴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决定意义的。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他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心理及其暗示内化人的性格,而“性格”大多决定人命运。所以教师对自我工作环境的认可与接纳的程度,决定教师自我发展的基本走向。从这些意义上说,对教师的心理疏导与按摩,引导教师自我心理调适,与教师共同建设心灵港湾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校领导班子重视与教师共同建设心灵港湾,具体的对策:
1、制度上保证
学校制度其实就是学校的法律,与教师共建心灵港湾首先必须以共守学校制度作为前提条件,让全校教职工通过学习都有“法”的严肃性和约束感的意识。其次,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制度建设的人性化,让教师感到制度也有人性的一面。再次,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力度,把凝聚力工程建设始终成为与教师共建心灵港湾的首要任务。
2、环境上和谐
环境是生存的基本要素,根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成长来自于
人对环境的适应力;反之,环境对人的成长也会起到抑制作用。所以,我们认为环境建设也须列入与教师共建心灵港湾的内容范畴。根据我们的实践与反思,一个和谐的集体环境其战斗力永远是最强的。然而,创造和谐的环境,人是决定的因素。我们激励教师共同追求大气,共同炼就才气,共同构筑底气。只有这样,团队的环境才能和谐,更为生态。
3、感情上融入
领导与群众会产生隔阂(距离感),在管理学上称之为“ 员工自然有对领导者的敬畏感”。作为一名干部如果缺乏此认识,就容易与下属产生距离。在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上,工作上要像“教父”一般提出要求,按条例和制度操作;在感情上却要多一点亲近,多一点观察,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心,让学校教职工心理上有一个“安全的心灵港湾”,这样学校的干群关系才是最为理想的。
4、工作上解压
现代学校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显然很大。特别是学生减负以后,教师工作的质与量都有重新的定位。面对现代教师超负荷的工作,加上终生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进修,教师的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的质量可能由此下降。我们认为,一个有远见的学校管理者,适时为教师的工作解除压力是一种良好的管理策略。比如,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休闲体育活动(跳跳韵律操,健美舞,各种小型体育比赛),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论坛,组织教师看电影、话剧,野外放松等等。调节身心有助教师心灵健康,有益于教师开阔工作上的眼界和人文经历。所以,为教师工作适度解压,教师容易找到心灵休闲的港湾。
温馨的提示
据报道,一个社会研究学专家反映,现代中国发达城市工作、生活与学习的节奏出现了历史最快的阶段,超过了“欧美”。高标准、快节奏的生存压力势必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建议从领导者与教师的多边角度都要重视心理调适,减轻心理压力十条建议是:
(1)学会放松:放松神经和肌肉,在内心构想美好的画面。
(2)陶冶性情:棋琴书画、唱歌跳舞、集邮摄影等能陶冶情操。
(3)着眼当前: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工作,不要花时间追忆过去。
(4)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活力旺盛。
(5)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
(6)勇担责任: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它。
(7)知足长乐:期望值不要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8)调换环境:因环境不适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可及时更换一个新的环境。
(9)休假旅游:投入大自然中可忘却一切不愉快,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使人身心愉快。
(10)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
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人的因素之重要。建设一支素质全面,教技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学校管理最为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用好教师,以开发教育者最大潜能为教育发展服务。
在这里向大家叙事的与教师共同建设心灵港湾助推教师心理成长的五个案例以及我们与教师共同建设心灵港湾的对策与建议,也集中反映了学校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新理念。促进当代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心理压力的高度重视,正确对待教师需求,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关怀教师,善待教师,提升教师,促进教师心理成长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也是稳定社会的一个基础,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今天,胡锦涛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人民教师的高尚精神和巨大贡献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广大教师寄予了殷切期望,凝结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爱”;鼓励教师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求学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