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改革先 勇做探路人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9-10   阅读次数:1043 次


——闸北区实验小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总结材料

 

闸北区实验小学是一所以区冠名的区属实验性示范性小学,长期担负着市区乃至国家级的教育改革实验任务。这所学校不仅有坚强可为的校领导班子,更是有一支由23名中共党员建立起来的支部团队。他们当中有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模范教师,闸北区拔尖人才,闸北区优秀人才,市区园丁奖获得者,闸北区新长征突击手、闸北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闸北区教育系统学习型校长和学习型党员等先进人物在引领学校教育的发展。

这个团队牢记“敢为改革先,勇做探路人”精神,坚持“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引领全校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大胆尝试“绿色教育”,将“个性化教育,生态状成长”有效融入“绿色教育课程”的实验之中,有效推进“现代小学”的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学校先后收获了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闸北区教育科研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闸北区“工人先锋号”等市区集体荣誉。

 

以“课题”为引领……

 

    学校支部积极开展党建课题研究,如《提升凝聚力,打造学校精品管理队伍

的研究》、《学校党组织要引导党员教师树立的“十种”意识——新时期优化和提

升学校党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建设学校系统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认识误

区与对策研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从思想认识上,组织行为上高度统一,步调一致,保持党员教师职业行为文化的先进性。

在党员干部和教师的引领下,学校“构建基于儿童视角的个性化育人课程群”频频孕育而生,近两年来我校《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被立项为市级课题,实践至今年进入第三年,我们尝试了用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课程设置,尝试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角度来生成符合校情的学校课程教学文化,开展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应用研究;以国家基础学科课程为主题、统整探究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围绕学生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力和道德实践力的养成,架构了以“判断、选择和实践”为核心的四大课程支柱,及“自研式”拓展课程、“自助式”活动课程、“自创式”综合课程和“自悟式” 生活课程,形成了我校的个性化育人课程群,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绿色”课程体系,为师生提供发展的舞台。20125月,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委员会年会上,李莉校长受整改委邀请在年会上做了《基于教与学的视角 开发有价值的课程》的大会交流,并为上海地区占据全国年会论文评比十个一等奖中的一席。在区域推进“快乐300分——让每个孩子动起来”的经验推广会、以及向市教委领导汇报此项工作中,又分别针对自悟式生活课程和自助式活动课程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和解读,并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把我校的教育科研带入了丰收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胡兴宏、冯敏等教授对我校课题的研究价值进行反复论证和指导,我校先后就课程建设、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内容立足“儿童视角”采取了行动研究。区级个人课题立项打70余个,其中傅琪、叶继芳、曹敏婕等教师的个人课题在市区教科研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期间全国论文获奖4人次、市级奖项10人次、区级奖项75人次,编写了两本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育德的文集,即:《寻找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与《坚守儿童视角 践行课程创新》,完成特色学科强势化的学科建设进程。在学校科研室的努力和教职员工的倾情投入中,我校连续三年被评为闸北区学校教育科研常规管理优秀学校,以及闸北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常规先进集体。

 

以“队伍”为抓手……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必须要以“队伍”为抓手。几年来我校在干部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从管理层面到教学层面,坚持“睿聚、跨越、新升”的师资培训目标,力争实现“面向全体、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扫描式全员培养、“项目引领、跨域合作、开放视野”的全景式鸟瞰培养、“塑造名师、引爆潜能、反哺教育”的透视式深度培养,以适应实小的发展速度和再创新高的要求。

首先是干部队伍建设。学校一直力致于转变干部的工作方式,将管理工作建立在示范、指导、服务基础上,以“自律强于教师、探索先于教师、贡献多于教师”为标准,通过校级或校际干部中心组学习提升学校的管理理念,通过“严格要求,大胆使用,积极引领,指导实践,规范考核,经常反思,不断提升”的培养路径,不断培育学校管理队伍的素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陆莲洁等一批新生代干部也在工作磨砺中树立正气、积淀经验、积累人气,正是所有干部的努力让学校继续在高位稳定、实现创新的轨迹上正常运行,全面推动了学校课程建设、盘活了学生活动,收获了较好的社会口碑。

其次是名师队伍建设。学校党政加强学科名教师和德育名班主任的遴选,开展2012年度学科名师评选、加强名师作用的辐射,开展名师微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开发名师带教功能,实施与初职教师的“携手计划”等。目的是为了凸显几个层面的价值:名师的评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上的扬帆起航;名师的价值在青年教师的成长中得到延伸;名师的成就与学校的发展休戚相关。

再次是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小学通过学习型支部的建设,带领教师学习型团队的创建已形成一支“师资稳定,人心凝聚、愿景一致、团结奋发”的优秀教师团队。学校先后推出教师《每月一星》评选制度,为广大教师搭设实现职业价值的舞台。经教育局审定,区教育局人事科备案,我校谢婧等六位同志被录取为闸北区教育系统第二期名师工作室学员,分别师从陈娟娟、黄利、王钢和徐阿根四位特级教师;20125月,在全区各中小学中开展了新一轮的“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申报和基地学员推荐工作。根据自荐、学校推荐、区级初审,市级基地遴选等环节,我区中小学共有20位教师获得“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学员资格,其中我校有钱玉华等4名教师光荣入选,分别师从于漪、黄静华、李春生和洪雨露四位教育教学专家;近几年来,在市区乃至全国比赛中,我校教师从区新苗杯比赛到全国课堂教学评比均力拔头筹,荣获了6个区级教学评比一等奖、4个市级教学评比一等奖、2个全国教学一等奖,显现了校本培训与个人专业成长的成效;另外,近两年,我校钱玉华等5位教师成功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为更多了实小教师启动职业岗位追求树立了榜样。

学习型组织的扩展,带动研究项目促师资发展的新局面:1、以学科教研论坛、班主任论坛、成长论坛为校本培训内容,促进教师通过体验感受专业成长的需要;2、以“学习共同体”(学科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学校特色项目团队)为专业成长的载体,营造百家争鸣的个性课堂和智慧课堂。

 

以“绿色”为目标……

 

“超越自我、心智模式改善、建立共同理想、团体学习、系统思考”是第五项修炼的核心价值。超越自我的修炼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客观的观察现实,寻找实现愿望的方式方法,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通过努力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愿望。

一线教师在贯彻“绿色教育课程”上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老师们坚持学科教学研究,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让孩子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提升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老师们很客观的说:今天做教师应该是“苦”了自己,让学生快乐起来才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教育充满幸福感是好教师的一生追求。

后勤保障的二线教师提出:辛苦我一人,服务为师生。图书馆老师及时把最前卫的教育教学参考用书提供一线教师;资产管理员提供好每日的教学用具做好保障;卫生室老师坚持每日晨检,把季节性疫情控制在底线;食堂管理老师把好师生食品入口关,严防病从口入,食堂每年被评为校园信得过食堂,长年来无一例违规事发生;学校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和“上海市健康校园”称号。

闸北区实验小学支部的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就是一支不断超越自我的团队,通过修复教师心智模式的改善,建立了以“绿色教育”即:“个性化教育,生态状成长的”的办学目标,建立起为“现代小学”的创建而凝聚起来的共同理想,从而校园处处呈现学习型团队。如语文学科的80后青年教师教研团队,数学学科“小巴辣子”青年研究小组,英语学科校际学科研究小组以及综合学科“绿色”研究小组等等,一个个教学研究团队学会了贯彻“绿色教育课程”的系统思考,是她们的好学与探究的精神,在市区乃至全国的教学大赛上  频频获奖,让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到骄人的业绩,赢得社会百姓的优质口碑。

 

 

闸北区实验小学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办学历程。先进的办学理念;高质量,高品位,快发展的办学实效,始终没有因为学校办学细胞的“裂变”而褪色,如今,她为闸北中部的教育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为实小,所以美丽”……

我们相信:闸北实小在教育局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下,在“敢为改革先,勇做探路人”的精神引领下,坚持“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验”,练就了做“实验人”就是要坚持“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和职业气魄。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人到四十怕什么

下一篇:做文明小公民 ——宪法宣传日主题班会 四1班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