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住孩子的负面情绪
面对孩子压力之下的情绪化言行,我们难免会担心、会生气。但是,父母的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到孩子,从而导致亲子冲突的激化,也给压力之下的孩子带来更多负担。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以平和稳定、适度焦虑的情绪状态投入复习,就需要我们能够“接得住”孩子的负面情绪,做外界压力的“缓冲器”。父母稳定、平和的情绪回应,不仅可以表现在言语上,也可能只是一个支持的眼神,或者默默递上的一杯温水。
2.理解孩子的自我保护
很多孩子足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付出的努力总是不能够达到父母、老师的要求,这给他们带来的是无力感。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避免过度受挫的感受,会做出逃避学习、拖延甚至“故意”搞砸学习的情况,这些与目标相悖离的行为,可以说是孩子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行为,请家长理解。
3.呵护孩子的成就动机
很少有孩子真的不在意成绩。孩子想要表现好,不仅仅是因为外界奖励和赞誉,更是因为好的表现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与成就相联系的愉快经验,与求知、自我提高、创造的本能相关,是激发我们克服困难、付出努力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家长最希望看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的体现。
过度的管束和限制并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为孩子设置合适的目标,在沟通中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在情感上给孩子理解,对孩子向上的意愿保持信任,在行为上给孩子支持和帮助,能更好地呵护孩子的成就动机,帮助孩子迈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