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1-10-13发布人:徐雯雯

各位家长,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本次注册以自愿为原则!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类型不断翻新,诈骗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尤其是针对学生和家长群体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同时,少数学生受利益诱感,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微信、QQ、支付宝等账号,甚至参与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为了维护您和家人的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防止上当受骗,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提醒您,学习和传播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高防骗识骗能力,扎紧自己的“钱袋子”、守好自己的“信誉值”。牢记“三不一多防诈骗”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一、易被骗案件类型

1、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游戏超低价充值、账号装备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聊天过程中被要求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安装的一般都是诈骗;

2、冒充客服诈骗:网购声称商品有问题办理多倍赔偿的,或者声称误开VIP会员帮你取消的,或者声称包裹遗失办理赔付的,或者要求私加个人微信、QQ处理订单的就是诈骗;

3、刷单返利类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刷信誉、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4、充值返利诈骗:一切0Q、微信群中以明星回馈粉丝充值返利等为由要求转账、发红包的都是诈骗;

5、冒充熟人诈骗:凡是老师通过网络收取培训费用、同学提出要求帮忙转账、汇款要求的,请家长和同学们先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对方身份。

二、珍惜个人信用和前程

1、各位家长要从自我做起并监督教育子女,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网络账号给他人使用

2、若已经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网络账号的,请本人尽快注销或挂失已出租、出借、出售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网络账号,并立即到居住地派出所说明情况。对主动注销、挂失并说明情况的,公安机关将从轻或不予处罚

3、若因违法犯罪而留下记录,将影响本人及子女入伍、入党、升学以及考录公务员、教师等国家公职岗位。请广大家长及同学们不要为了小利,给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怎么办?

1、如果当您接到“96110”预警电话、收到预警短信时,说明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务必接听或认真阅读,耐心听取劝阻,避免上当受骗。

2、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务必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转账凭证等信息也可以通过反诈电话“96110”进行核实或者举报,或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

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杜绝电信网络诈骗,保护群众财产安全,公安部国家反诈中心基于刑侦局官方平台设计出品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数据存储在公安部,拥有最高的安全保护等级,数据绝对安全。该APP集报案助手、线索举报、诈骗预警提示、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严密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同时,能有效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全面了解防骗技巧,切实提升防骗识骗能力。

附:“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指南

静安区教育局

2021年10月8日

附:

“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指南

步骤一:首先下载安装好国家反诈中心app官方版,即可进行打开。

步骤二:下载APP后请立即注册,选择常驻地区:上海市-上海市-静安区

步骤三:根据提示完成实名注册;

步骤四:注册成功后,分别点击“APP自检”(仅限安卓系统)和“来电预警”选项;

步骤五:进入“APP自检”后,滑动按钮,即可自行检测手机中存在诈骗风险的APP;

步骤六:进入“来电预警”后,点击“立即开启”,即可进行全方位诈骗预警。

“国家反诈中心”APP四大功能:

一是诈骗预警,对诈骗来电、短信、APP进行无感阻断;

二是我要举报,遇见疑似诈骗可以快速举报;

三是身份验真,对聊天对象身份进行辅助验证;

四是报案助手,被骗后第一时间在APP内报案。

全国反诈电话“96110”三大功能:

一是预警劝阻,接到“96110”的来电请务必接听;

二是答疑咨询,快速了解自己是否被骗;

三是便捷举报,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直接致电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