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语文80后研究小组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今天两堂研究课,执教的两位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第一堂课是沈雯静老师执教《坐井观天》。沈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段目标和学段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1)运用seewo技术,体验“观天”的直观效果,让学生体会“天只有井口大”是指天空很小。(2)以读代讲。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我教学中老师采用了简笔画、做动作,角色扮演等手段,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杨华怡老师这次执教的是一篇三年级的课文《给予树》。杨老师通过细致地解读教材内容,抓住段落教学,紧紧扣住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心灵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她以“给予”一词作为切入点,将生字教学与理解词意及课文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如愿以偿”“沉默不语”等词语的理解令学生感悟金吉娅的内心想法,以及她的善良。
在今天的评课过程中,80后的老师都给予了两位老师充分肯定。课程部陈老师同样也结合课堂内容,让我们青年教师在课堂上一定关注不同年段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目标突显。之后,老师们对新技术的研发进行了讨论,感受到了新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