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表达实效 徜徉人文意蕴

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语文80后研究小组踏寻着文本细读的足迹,继续开展了第七次学习研究活动。今天两堂研究课,分别是执教五年级的方漪老师和执教二年级的胡雯老师。课堂上,两位老师通过自身深刻的文本感悟,以细腻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人文意蕴中徜徉。
首先执教的是方老师的《人生的开关》。她通过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抓住大毛的三句诱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我”面对蛊惑时的纠结、矛盾、担心的复杂心理变化,推想如果“多记”将产生的严重后果,随而理解“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中“光明”和“黑暗”的含义。课上,方老师重视对学生的表达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二堂课是胡雯老师执教的《喇叭花》,她的课堂自然、清新,如茉莉花般散发着淡淡清香。本堂课,她以两条线索统领全文。一条是喇叭花生长过程的特点。还有一条是作者对喇叭花的精心照料。她通过请学生摆放词语先后顺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喇叭花的生长过程。再对“稠密”、“缀满”等不同方法来理解词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喇叭花的多与美,巩固了对字词的理解。
       课后,小组的成员们都纷纷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掌控力,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扎实有效,教学环节清晰明确,并称赞两位老师通过有效的表达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针对表达,我们在今后的课堂中,更要抓住表达特点来有效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既“得意”又“得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