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爱,看得见的精彩
——语文80后小组活动
5月21日上午,语文80后小组如期开展活动。本次活动,组员们先一起认真观摩了由王琳琳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的《看不见的爱》一课。之后,大家针对这堂课即兴进行点评,每位老师都踊跃发言,互相交流自己对于这堂课的看法和感受。“爱”虽看不见,但王老师的教学却是看得见的精彩。
《看不见的爱》这篇课文,展示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感人至深的母爱。这种爱如清风细雨,却点点渗入作者的心田,听课者也随着王老师朴实的话语,一同感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爱,这种爱使盲童增添了信心和勇气,给作者以心灵的激荡,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感动。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感受,以那位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我”的情感变化作为体会中心的抓手,比如,抓住母亲的动作“递”,母亲话语中的平静与犹豫,以及“我”的“怔住、沉默”,先引导学生理解进而朗读,感悟,从中体会这份执着、坚韧的母爱。
让组员们印象深刻的是老师注重学生的阅读有整体感,教学中穿插了很多需要学生自己理解的说话训练,但都是紧紧围绕前后文的内容推敲出来的。让学生在感性的层面上渐渐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80后的老师们也再次意识到了对文本深入解读的重要性。理念的落实、方法的借鉴、创意的实施、目标的达成……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教者对课文的合理解读才能得以展开。只有对课文进行了合理的解读,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超越形式,摆脱模仿,进一步走向教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