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过渡语——教师的“架桥”艺术 80后语文小组活动

冬日暖阳,万里无云。又是一个美好的周四。80后语文研究小组第五次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此次活动有幸邀请了盛春老师前来聆听,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课堂过渡语——教师的“架桥”艺术》,由王姝老师带领的小组进行了关于课堂过渡语的研究汇报。首先,何瑶瑶老师和沈怡晴老师分别为大家详细叙述了过渡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让大家对于过渡语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接着陈懿霖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过渡语设计的原则,让老师们明白精彩的过渡语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王姝老师把课堂中常见的过渡语进行了分类,让大家对于过渡语的类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或文本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为了加深青年教师对于过渡语类型的理解以及运用,居山植老师带领俞孝青老师和陈懿霖老师演绎了名家课堂中过渡语的教学片断,从老师们的互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有声或无声的语言都能激励学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盛老师对这次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期望,课堂的语言需要用心设计,把每节家常客当成公开课上,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相信实小的青年教师们经过磨练会越发茁壮。


{E6655393-B97D-4C01-8422-E5B2CF062D35}.jpg

{C6EF107C-189F-4E87-9572-A75AC834FC6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