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集团语文大组在大宁校区开展了三校联合教研活动。区教研员华芳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教研,围绕试卷命题为实小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开始,华老师从积累、阅读和习作三个方面对语文命题框架进行了细致分析:积累部分主要考查字音、字形、字义和古诗文,阅读则侧重考察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和解决问题四个不同维度的能力,而且文本不同,能力维度的指向也有差异。通过对2016年静安区50所学校绿色指标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在积累部分的学习弱项是理解词义。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发现,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需要理解的词语时,往往本能地求助于字典,回避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针对这个问题华老师也给出了有效的指导意见: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语境,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在语境中理解词义的学习习惯。讲座中华老师讲解的是方法,传递的却是一种教学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学生学习中的裁判不如传授他们学习的方法。
通过对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阅读题目的分析发现,命题中文本的类型、提取信息的范围以及提问方式均会影响题目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在命题时既要考虑阅读题目的层次性,也要注意在个别题目中体现综合性。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华老师也给出了命题建议与对策:选材要适度关注生活本位,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建构新知的能力。考察题目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覆盖各个能力层次,重在测量阅读能力的高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命题的背后是教师对教学的深入反思,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命题者也应牢记这一使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在命题中将学生本位这一理念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