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整体感知 ——“90后语文研究小组”第七次活动

201913日,“90后语文研究小组”第七次,也是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在大宁校区如期进行。小组成员齐聚一堂,聆听由卓仅元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纸船和风筝》一课。

这是一篇通篇没有标注拼音的课文,卓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看图片,猜读“筝”字;观看字形的演变,记忆“鼠”字;做动作,理解“扎”、“抓”字;查字典,认识“幸”字。对于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扎风筝”一词,卓老师通过图片的展示,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多样的方法,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字词的理解。卓老师在授课时,注重朗读的指导,运用了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特别在指导“乐坏了”一词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收到礼物、祝福的快乐和喜悦,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快乐。整节课上,卓老师通过灿烂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和学生们一起营造了温馨、快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生们沉浸在课堂中,体会着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感受着友谊带来的快乐。

在诸老师的建议下,卓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用“纸船”、“风筝”、“松鼠”和“小熊”说清故事主要内容。在课后的评课中,诸老师也对低年级学生的整体感知提出了要求。整体感知,是初读文章时,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低年段就进行训练,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教学也有所承接。二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关注课题,关注人物,根据课文特点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活动的最后,大家一起回顾了这一学期所聆听的所有课程,总结了每一节课带来的所得。在一次次上课、听课、评课中,每位青年教师都快速成长着,学习每节课的精彩之处,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能有这样多的收获,离不开诸老师每一次耐心地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感谢诸老师这一学期的陪伴,我们都期待着下一次活动的到来!

拼图2.jpg

拼图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