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方法,识字有情趣
——记90后语文研究小组第一次活动
2021年3月11日,“90后语文研究小组”新学期的第一次活动在大宁校区如期举行。
此次活动由王彦老师执教二年级识字单元的一篇课文《中国美食》,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的7道菜肴及4种主食。虽然课文只简单呈现了几道菜肴的名称,但王老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孩子们实际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走进自然地走进中国的餐桌及菜单文化。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王老师根据这堂课的生字主要以形声字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偏旁的意思记一串字的方法,熟记“草字头”、“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在了解不同的烹饪方法时,王老师还设计了“演一演”、“比一比”、“做做小厨师”等环节,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弄清原来同样都用到火,根据地域的不同、食材的特点、条件的限制等,中国人发明了那么多制作食物的方法,让中国美食变得更加多样。
课后,听课老师们肯定了王老师结合二年级的学情,采用更加高效的形声字识字的方法,强化学生对“烧、炖、爆”等不同烹饪方法的印象。同时专家诸建敏老师也赞同对这样非连续性文本的课文,通过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是个不错的切入角度。但作为一堂低年级的识字课,记住所要识记的字一定是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关注课堂活动,进行课外拓展前更要花时间让孩子对生字进行一定的回顾,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知识要写在黑板上进行积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点要引起所有青年教师的重视。
一堂有情有趣的展示课虽然结束,但我们90后青年教师对课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期待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在诸老师的带领下,90后能在课堂中获得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