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实验小学“涉台教育日”宣传材料
引言:
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年历竟劫难的台湾及澎湖列岛重
回祖国怀抱。然而1949年战败的国民党退居台湾,从此两岸同胞长期忍受着骨肉分离所带来的伤痛。半个多世纪,台湾问题一直被国际敌对势力大做文章,成为敌对中国、要挟中国的一张王牌。8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改善,许多台湾同胞纷纷跨越海峡,回到大陆。90年代以来,沪台两地人员往来增多,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在全国各地经商、生活的台湾人中有80%落户在上海,目前,在上海定居的台湾同胞有近35万人,另外还有近万名台湾学生在上海的大、中、小学读书。前几年,我们两校也有台湾籍学生来校就读。
新中国建立以后,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党和政府的敏感问题。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我们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武力解放台湾(1949——1954)
2、和平解放台湾(1954——1978)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8——今)
我们党在历届会议上曾多次强调对台工作意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两岸”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聚焦已达成共识。 近几年来我们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对台湾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台湾的统一大业已进入两岸人民的视野,通过人员交往、合作交流、文化追寻、发展共赢和同根同种的感情融合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国民了解两岸,不断拉近海峡两岸的情感,努力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当今对台工作的基本走向。
一、涉台教育日的由来:
目前在涉台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盲点:如在中小学教材中,对台湾情况的介绍(如台湾
历史地理,台湾问题的由来、变化,海峡两岸关系50多年的演变)甚少,对中共中央对台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则基本没有提及。又如,社会上涉台教育氛围淡薄。在主流媒体上,没有固定的涉台教育内容。再如,专家在涉台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安排涉台教育内容的报告、讲座,而社会公共机构的公开讲座中涉台教育的内容也很少,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台商、台生在大陆人数的不断增加,青少年接触台商、台生的机会也不断增多。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还存在着许多对台湾的模糊认识,如虽然知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在表述时仍将台湾问题等同于国家,开口即“你们台湾”、“我们中国”等。此种现象如不加以纠正,不利于在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对台湾历史、两岸关系的认识,甚至将会给整个对台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毛增滇委员建议:
1、将每年的10月25日(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的日子)定为“涉台教育日”,集中对青少年进行涉台教育。师资方面,可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台联会等组织和有关专家学者的作用。形式上,应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可采取征文比赛、专题演讲、主题班会、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据悉,有的地区由统战部牵头,会同教育部门,将每年的10月25日定为“涉台教育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同时,还应充实现有教科书的内容(如因涉及面太大无法增加,可在教学时要求教师增加讲课的内容)。
2、建立对青少年涉台教育的机制和统筹机构,对台工作领导部门(台办、统战部)应会同教育部门,搭建相应的工作平台,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指导。
3、新闻媒体要为青少年的涉台教育加强宣传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认识,社会各界齐抓共促,真正将青少年的涉台教育纳入正常的工作轨道。
二、我们如何对待台湾问题:
第一:台湾属于中国
在调查台湾问题是否属于中国这个问题上,100%的青年都认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但在问到证据事实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含糊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45%的人能从历史地理方面突出台湾属于我国领土,有31%的人则能从人文社会方面论述台湾属于中国领土,而只有24%的人是对台湾的概况能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这个程面上,当代青年对台湾概况了解得还不多,对台湾问题理解得还不是很透砌,对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相信诸位通过学习中国人文历史社会,能更多更好的了解台湾问题。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在1945年8月15号,中国恢复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第二:台湾的现状
“台独势力”越演越烈,人民不得不对台湾是否能够回归祖国,何时能够回归祖国产生怀疑,然而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又呈现了一股股的暖流,尤其是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回归”把两岸民心紧紧靠拢,面对这正面与反面,邪恶与正义,逆天之行与顺民之道,我们的青年又会对台湾的现状做出何种见解呢?在这个议题上,大多数的青年都能够抛开民族情怀来客观冷静的分析这个问题,而通过的实践调查中显示,大多数(78%)青年都能够客观的分析出“台独”的危机,也能够剖解出中国人民政府、中国人民的诚意,只有少数人(12%)是片面的认为“台独”势力过于强大而使台湾回归遥遥无期或成为非能,而另外一部分(10%)则过于乐观的认为只有国家的政策对头、人民的诚意高扩就能饶过“台独”的屏障。我想,我们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又要着眼将来我们的进步,不但不要“一刀切”,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更要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以我整理了我平时经历总结的有关资料,让同志们朋友们借鉴,同时通过阅读,也能对“中国台湾问题”之“台湾现状”做一个正面科学的评价。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然而,素有“台独”思想的陈水扁上台,变本加厉宣扬“两国论”。为了将所谓的“两国论”合法化,陈水扁又导演了所谓的“全民公投”,意图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中国人民再次向全世界人民重申了我们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2005年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标志着台海关系进入一个新里程。
第三: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在我的调查中,很多人都认为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战争遗留问题,在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中大约有54%的认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积压,长期没有得到交流沟通从而缓解矛盾而形成的,并认为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外国人不的干预中国内政,他们生动的把“台湾问题的由来”比喻成“两兄弟闹别扭而没有和解的结果”;32%的认为这是台湾方面方面领导人的过失,认为他们没有主动及早的跟中国大陆谈判而一意孤行搞“台独”;更有14%的人认为这是大陆的原因,认为大陆在解放战争后没有及时解决台湾问题,给后人留下60多年难解的难题。那台湾问的由来究竟是如何呢........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中国人民被逼接受三年的苦战而最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当时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退踞台湾。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台湾问题”。
第四:台湾问题的展望
台湾问题是当今中国的政治难题,虽然海峡两岸的“暖流”不断互动,但我们面临处境的严峻也不容忽视。在我实践调查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还是抱积极向上的态度的,只有少数的一小部分在难题面前望而却步。其中有28%的青年认为,中国台湾问题会在将近的年头里面解决;而67百分点的人却认为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最终还是会被解决的;而只有5个百分点的人认为台湾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我是支持以上第二种观点的.
2005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就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四点意见.2005年上半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北京实现了两岸陷于敌对状态以来的首次会谈,双方就促进两岸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尽快恢复平等协商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在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之后,台湾的另两个"在野党"亲民党和新党的主席也相继访问了大陆,并与胡锦涛达成了类似的共识。这一善举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赞赏和支持,人们对两岸关系的前景表达了美好的期待
第五: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法
台湾问题由来以久, 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华人民的共同愿望。尤其是当代21世纪知识青年,要求民族统一热情更加高涨。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实践调查中显示,众多青年均表现出理智的方法。他们各抒己见,提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经济牵制台湾,从从经济上主导台湾经济(根据哲学观点:经济是各项矛盾的本质问题)。第二:从文化方面入手,通过控制思想文化的传播,至使部分台独分子台独势力的思想能够改观为与统一祖国的思想保持一致(因为台湾文化的根源是祖国大陆文化,本不离纲,希望通过教化可以使部分顽固分子与祖国人民的思想保持一致,以祖国的统一大业为本)第三:通过武力攻打台湾主要军事要地,以新中国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先发制人,从而收复台湾。但以上上种意见中,其中一二种观点占主流,占了总量的总量的79%(经济解决台湾问题的占53%,文化思想解决台湾问题的占26%),而只有21%的人认为直接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而这部分受访者多数是高中以下水平者所为)。在这个程面上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在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上还是抱着比较冷静的头脑和理智的爱国情怀。
三、小结:“不经一番寒傲骨,那的梅花扑鼻香”,岁月的冲刷,年轻人的目光会变得更睿智,能把台湾问题看得更透砌。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以及全球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中国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发展。我们当代中国青年一致相信,在维护自己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教师要了解台湾请上中国台湾网、上海与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