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综改项目——基于课标教学评价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陈丽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06 15:13:19 阅读次数:85 次
4月6日,实验小学综合组的所有老师聚集在大宁校区二楼会议室,开展了以音乐教研组主讲“基于课标的评价研究”为主题的大组教研活动。
首先吴老师,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开场白,让在座聆听的老师们对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的效果,有了各自的感悟。吴老师通过四个途径阐述了音乐评价能更多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在音乐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必要和适当的激励,既能维持学生上课的热情,又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接着音乐组内的青年教师,将沈老师的三年级欣赏课《星星月亮太阳》,进行了课例的分析和解读,让大家理解新课程的音乐课堂评价方式,评价≠甄别,评价≠选拔,而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的把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结果有机的结合,再进行评价就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大家一起观摩了沈老师执教的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课不再是简单的听听歌曲,而是一节综合性的欣赏课,从聆听到思想的感悟,再到运用肢体表演的感知。整节课得容量密度很大,满足了学生各种感官得需要。沈老师从复习歌曲《晚风》培养学生的情绪,再通过比较欣赏歌曲《星星月亮太阳》的内容和情景,体会到太阳就像我们心中的祖国一样,温暖着大地,温暖着我们。穿插了口琴吹奏旋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旋律的不同难易程度,有选择性的进行吹奏,教师指导集体练唱,集体演唱,加入情景表演后学生能够在律动体验中感知歌曲是二拍子的;在模仿舞蹈、律动中,动作的正确程度,以及节拍韵律感的表现情况。不同的欣赏形式,老师分层的指导,激发学生肢体表演欲,全方位欣赏乐曲的情景、情绪以及乐曲的寓意。
三年级学生从一二年级的唱游教学中过渡到中高年级的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通过这节音乐欣赏课,展现出来日常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促动与激励。微小的切入口来做好教学研究,使研究更加实在,更加本真,同时也是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一举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