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五部三会”组织机构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3-01-07   阅读次数:864 次


【组织机构简介】

五部三会是校长室领导下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包括具有行政职能的五部和具有民主、学术性质的三会。具体部门及其职责如下:

五部:

课程研究部:负责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估,负责与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以及教育科研和信息技术应用。

学生发展部:负责学校德育管理、学籍管理以及各类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人力资源部:负责教师的人事管理、档案管理、过程培训、职称管理、教职工工资福利、教工活动等

宣传交流部:对外宣传相关媒体的沟通交流(包括文字、音像等各类材质);各类对外合作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协调;学校各类对外接待工作的筹备和组织等等。

后勤保障部:负责学校环境设施建设和维护、财务预算结算、学校饮食与保健、学校治安等一切后勤总务工作。

三会:

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聘请市区知名专家,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进行顾问咨询、专题讲座、教学指导和研究等各类参与式活动。

学术研究委员会:由学校区级、校级名师领衔,学科骨干教师参与,负责学科教学专题研讨、优秀知识经验传播、各级教师专业发展设计与组织、学校各类教学评比的组织策划。

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机构。

【组织机构特征】

五部三会各级职能部门既具有原有垂直行政职能部门的缩影,但有区别于以往职能部门,主要体现在五部三会职能部门职责设计的几个特征上:

1、强调专职专能。五个行政部门体现了对学校主要管理领域的再划分。专门的职能强调两点:第一,强调授权。职能部门具有更强的专业领域和管理自主权。第二,进一步重心下移。职能部门的工作必须更紧密结合一线教师的具体参与和实践。

2、以课程为中心的部门联动。专职专能存在部门壁垒,而课程成为各部门体现服务和整合的纽带。在全面质量管理和大课程观的影响下,已超越部门本身视野的课程开发和互动意识作为各部门行为的重要指导思想。

3、初步构建了以学习文化为目标的职能部门设计。首先,强调以课程为纽带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文化,课程中在设计、实践、评估和推广,二期课改赋予学校更强的课程自主权,而课程知识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使得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发展和提升的循环发展之中。其次,以教师发展为职能部门的出现,体现学校对于促进教师个体和团队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定位,以学习为手段的教师专业发展得到空前的重视。再次,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知识管理的环境建设,既注重内部知识管理环境,又明确校内外知识共享和传播的专门机构和专门职责。

【组织机构优势】

五部三会的运作突出围绕愿景规划,强化课程意识,强调部门联动。通过重新优化组合职能和教育资源,优势在于:

第一,明晰的职能赋予部门更强的系统、独立设计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系统思考的能力或潜力。

第二,授权赋予各部门更强的发展自主权,减轻了原有繁杂和交错的工作内容。通过授权,各部门从原先机械的行政部门变成了不断创新与学习的团队。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2009年度闸北区实验小学教代会名单

下一篇:闸北区实验小学标准化建设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