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3日,实小全体四年级队员一同前往中国航海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航海博物馆始建于2010年7月5日,是为迎接郑和下西洋纪念日暨中国航海日的到来,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的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它地处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离市区较远。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也是听闻它的不一般而欣然前往。
一去,果然不虚此行。一到馆内,便有专职人员引道,然后逐一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小朋友随之来到航海历史馆,了解中国航海历史的演变;戴上3D眼镜,进入航海驾驶模拟馆:船慢慢行驶着,两岸不断出现大家熟悉的建筑,上海世博馆、东方明珠电视塔……忽然,天空飘起鹅毛大雪,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小朋友兴奋地惊呼着。走出“驾驶舱”,转入海员馆,里面不仅陈列着海员服装,还悬挂着各种各样的结:渔人结、单编结、水手结。在解说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喜滋滋地动手打起水手结,亲身体验了一回水手工作。当然,亲身体验的还不止这一个,还有焊接:瞧,小朋友手执电焊,沿着一条线,紧张地焊着。结束后,根据你的情况,电脑会自动给你打分:合格还是不合格。真有趣,难怪大家要争相一比高下呢!
你知道吗?不同的船备有不同的船头,不同的运输船配有不同的灭火服……孩子们在此看到了中国“雪龙号”破冰船、军舰等不同船头,知道了防化服与防火服的区别,真是大开眼界!同时,还感受到了团员之间配合的重要。比如,当船员穿上防化服,腰系绳子进入舱内时,另一名船员必须紧随在外:绳拉一下,表示前进;两下,表示暂停;三下,表示往后退;四下,表示赶紧往外拉。
大家一个馆一个馆依次参观着,最后一起登上仿明制古船——福船。在这里,大家了解到了中国古船的两项重要发明:水密隔舱和榫卯连接。这一发明不仅避免了海难的频繁发生,保障了来往船只的安全,还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中国航海博物馆真的很棒,徜徉在中外船模陈列室,望着古今中外别具一格的船模,你会感概,你更会惊叹。尤其是这里,一只只船竟然“驶”进了大小不一的瓶子里。仔细端详四周,瓶子丝毫无破损,那它是怎么进去的呢?小朋友议论纷纷。经询问馆内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上海一位普通市民捐献的,共有15只,历经15年,先是将船底放进去,然后再将零部件一点一点用镊子夹进去,再粘接。啊,那需要多大的耐心和细心啊!
这次航海馆之行,既丰富了队员的学习生活,又增长了见识,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