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实验小学五年办学规划(2007.9———20012.8)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01-07   阅读次数:804 次


一、基本现状:

我校建于1993年,是一所年轻而有活力的实验小学。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 1200    名学生,分两个校区管理。校内有150米环形塑胶跑道,建立了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一套较先进的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建有18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拥有电脑房、实验室、电子琴房、美术室、音乐室、演播厅和多功能厅等教学辅助设施,学校还购置便携式电脑和投影仪,为每位教师和教室配备了电脑,以进一步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学校现有教职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平均年龄35 岁。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55人,占68%。,区学科名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骨干教师2人,区十佳班主任1人,在教师中共占11%。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现已取得大学本科文凭的有41人,占48.2%。大专文凭14人,占41.8%%,本科在读29人,占34.1%。学校通过加大师资自培力度,培养出了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和本市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4人,市级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9个,覆盖5门学科,区拔尖人才1人,区教育系统名师和学科

名师6人,区学科带头教师4人,还有一些教师在奥数指导、信息技术开发和艺术教育等方面在市区乃至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     。学校信息技术小组和数学大组还分别获得上海市红旗班组,闸北区红旗班组荣誉等。

学校自创办起,即提出了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整体改革主张。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升学生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分类与分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和谐和自由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集体意识。十年里,学校还有效实施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校文化生成与发展等多项与学校办学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积累了良好的教育发展基础。

在历任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发扬“敢为改革先,勇做探路人”的文化精神,为学校再发展积聚了相当的能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闸北创建优质教育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被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学校”、国家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突出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闸北区文明单位、区办学先进和区双语教学实验校等。

面对社会的积极期待,迫于学校再发展的压力。我们感到:今天的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和生命成长。学校教育的价值应该是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切有利于其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优质教育服务,而学校管理、课程革新、评价改革、师资建设、环境创设和国际合作这一切领域是我们追求优质教育服务的时空。虽然,我校曾开展过各种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但主要还是停留于教师主观意志下的实践。我们能够发现:传统的知识中心论依然支配着日常的学与教,也深刻影响着评价体系,这种现象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建构性,虽是部分的,但不能实现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使命,同时也的确阻碍了这部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此,我校创造性地提出推进生态教育的整体改革主张,旨在通过学校新思想的弘扬、新教育的实施、新环境的创造以及新文化的构建,进一步彰显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与和谐性,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二、办学思想:

推进生态教育,追求优质服务是我校教育走内涵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思想、新思维和新行动。推进生态教育,学校将通过组织制度等领域的整体变革发展,努力使我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全面发展的绿色通道:使我校成为教师张扬生命价值的彩色舞台;使我校成为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最有效的教育实践相融合的实验田。在推进生态教育中,学校将坚持自我扬弃、动态生成的原则,边调整边形塑,从而打造学校新文化。

生态教育的基本理念包括一个目标和四项关注点。

一个目标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和谐发展。

四项关注点:

1、  关注学生个性和群性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关键期,习惯

的养成,个性潜能的发展,更多有赖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合群性在这段时间又是特别突出的问题。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自然生态相处,是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2、  关注学生的经验建构。我们对课程的设置、教学行为的设计与实施都将以学

生已有的经验结构为基础,从而在已有课程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推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这里,原有的学科体系也许并未有多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并非能为学校所左右),但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课程则会显得更具有动态发展性,对它的探索将深刻影响教育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关联性。

3、  关注学校、教室环境、教师、同伴、教材、教具和学具在学生学习中的影响。

生态的教育环境是必须将以上可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考虑在内的。我们力求探索教室的物理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以形成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环境;我们将力求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力求将学习引入更加宽泛的经验交流的空间中;我们将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作用,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是教育生态环境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我们还将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力求拓展教育的时空,提高教育的时空价值,为学生更个性化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平台。

4、  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可能我们一直强调多种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但

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人的发展的基础性和个别化的关系。要求所有学生达成所有领域的共同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尽管我们非常执著的肯定,学生尽管在某些方面未必能够体现足够的潜力,但是,作为他们的基础能力而言,他们是必须掌握的,比如,体育,美术,或者音乐等等。这对于他们的生理发展和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所强调的学生多元发展,是希望认识到人的智能发展的多元性。我们需要尽可能的降低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测验评价所带来的偏科阻力,为学生提供更能够充分发展的受教育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必须提供足够的可供发展的学科体系;第二,必须认真审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三、工作目标:

()发展目标:

坚持实验性和先进性的探索,积极推进生态教育,追求优质服务。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市级以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小学,成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并带动周边学校共同发展。

()培养目标:

通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自主和自理;以人文关怀的视野,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人生理想;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追求美好未来、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信仰。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习质量,最终培养他们成为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三讲四会”素养。即:讲诚信、讲规则、讲交往;会上网学习、会英语交流、会操作绘画、会歌舞台球。

()分目标:

领导与管理

1、提炼生态教育思想十条

2、确立“推进生态教育,追求优质服务的实践研究”新一轮学校整体改革课题,并争取成为市级立项课题。

3、总结推广生态教育的实施经验。

4、建立学校“五部三会”组织结构,优化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5、建立一支具有学习力、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班子集体,提高班子教育研究和高效管理的能力。

师资队伍

1、教师大专学历达标100%,本科学历达标70%,继续加强五个二工程、二一一工程建设,达标率80%。

2、培养一支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团队。

3、引进专家顾问和研究项目,发挥现有名师效应,点面结合造就在全国、市区有一定影响的名师群体。

4、完善论坛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脱颖冒尖。

5、建立合理用人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德育工作

1、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融合的教育网络。

2、编撰“怎么办”道德教育新课程。

3、完善金太阳社团、社会实践以及文化节活动。

4、培养100%学生具备“三讲四会”素养,60%学生成为实小形象好少年。

5、少先队争创五星级雏鹰大队,争创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6、培养名班主任6~8名,探索生态教师形塑活动,使名班主任讲师团在市区有一定影响。

教学工作

1、开发编撰学校课程,探索生态课堂的特征、范式。

2、继续探索“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主题式双语教学试验,争创市双语教学基地校。

3、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尝试资源库建设,努力实现信息技术进管理、进课堂、进家庭。

4、各学科探索评价方式改革,使学生学习质量水平和学习态度达100%合格,创80%优秀。

5、编撰学生各类作品集,奥数、电脑、合唱、舞蹈等项目创市级以上先进水平,陶艺、台球等创特色项目。

6、培养学科名题6~8名,发挥学科研究组在生态课堂特征探究中的领头羊作用,使学科名师在市级以上有一定知名度。

总务工作

1、以学校为根本,研究如何推进生态教育,构筑现代小学。形成和落实一批支持性的、相匹配的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如:“基于证书认定制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研究”、“基于经验流动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等,提高办学的科学性和人文化水平。

2、继续推进EPD项目、创新教学项目和基于网络的校际互助合作项目研究,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3、探索教研与科研一体化研究制度,提炼课程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优化学校教育科研动作机制,倡导研究促发展。

4、编撰教师作品集。

1、学校环境形成童趣化,教育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特色。

2、提升后勤人员素养,优化后勤服务质量,实现后勤服务项目50%社会化。

3、开源节流,积累创造资金财富,保障各项经费到位。

4、完善支出,维修,饮食,财产保管等制度,责任到人。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下一篇:闸北区实验小学三年特色发展规划(2007年9月——2010年8月)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