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型、创新型教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2-10-30   阅读次数:699 次


闸北区实验小学

 

闸北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93年,在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办学水平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学校。学校办学历史不长,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35 岁。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们深深感到建设一所21世纪的现代化小学,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提升个体及团队的学习力,并将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因而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近两年来,学校围绕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分三个方面,向各位作一个汇报。

 

一、营造氛围,强化学习,增强教师的学习力

我们力求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使教师从认识上、思想上树立学习的新概念,建立学校及教师个人学习的目标,形成人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

首先,我们对每个教师个人的学习定出目标,提出了实施“五个二”三年展规划,即:教师的学历从中专向上跳两级达到本科;每人藏书200册以上;每个人撰写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文章两个2万字;学会英语,现代教育技术两门技能;培养学生和自己个人获得两个奖项。积极鼓励教师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理论水平。为此,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班,教科研论文撰写的培训班,专项技能人才的培训班等。

学校在每学年结束时,教师必须完成三篇文章,第一篇是任职工作小结,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第二篇是教科研经验总结文章,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进行论证与反思;第三篇是撰写观察社会的报告,开辟“教师眼中的社会”的栏目,进一步拓展视野,充实、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目前我校70%的教师具有独立制作一般多媒体课件的水平,50%的教师已在进行本科学历的进修,这些措施使教师较超前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为实施个人的发展奠定最起码的基础。

其次,学校努力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积极有效地采用研讨等方式,追求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得到相互持,相互启发,从而达到超过个人认识,有所启示的学习效果。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教科研沙龙”研讨活动,老师们各自学习的最新教改信息传递给大家,并将自己课题研究中的得失,困难与进展与大家一起共同讨论;组织“春华秋实”大家谈栏目,来讨论学校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先提供给大家一个晨间管理不成功的案例请大家阅后讨论,题目是“晨间管理要不要?晨间管理可以有哪些内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经过热烈自由的讨论,最后形成共识。

注重个人学习,团队学习,教师不断取得学习与工作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教师得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弘扬团队精神,锻炼了从集体中提取智慧的能力,得到了112的收获。

二、注重实践,鼓励创新,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教师的创新能力,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之中。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活动。教育改革是一项严肃的科学活动,因而,教育科研是教师创新的核心。

我们引导教师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做到教学有理念,方法求创新。学校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怎么办”系列,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实施小学生德育小作业的实验研究,使德育教育做到课内外延伸,知、行、义统一。我们还进行小学数学一科多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与教材提供的材料,研究不同的教法。比如,学生主动探究型的教法、假设检验型的教法等,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观察和直觉思维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还大胆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在自然常识、小学数学活动课等课程中用英语进行教学。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校在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以后。努力使教师的学习效果转变成创造性的教学成果,着重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进行研究。先后对演示型软件,超文本软件,交互式软件的运用进行专题研究。目前,我校自己设计并制作了四十多个教学课件,这些课件设计理念超前,教学效果显著,在教育界获得了好评。我校教师上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评比,获两个一等奖,占上海一等奖获得率的三分之二。其中,《口算》课堂教学更以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开放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评委们的赞扬。

为了把科研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室,负责学校教科研的知识传播,组织研究,课题管理,做到“开题有指导、过程有辅导、结题有论证、成果有推广”,“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教师课题研究的参与率达到100%,课题申报率达85%,其中很有一部分课题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比如,《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新型语文实践活动及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关于小学数学低、中、高年级测评方式及内容的研究》等。在我校教科研室的带动下,近一年来,我们就先后有14位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取得了市、区组织的各项教科研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有8位同志的文章发表在市刊物上;由我校教师撰写《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一书已正式出版。我校两位教师申报的市教研室组织的学科课题申报,均被立项通过。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徐飞飞等四位老师都获得了全市、全国性教学评比的双一等奖;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学习型,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点。因而我们认为,学习型、创新型教师的提出是教育对我们的呼唤,是学校新的特色与文化的一种需要,它将对教师从事其终身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三、坚持引导、加强管理,保证学习型、创新型教师培养工作深化

为了保证学校培养学习型、创新型教师氛围的不断浓厚,逐步形成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群体,最终成为一所学习型、创新型的学校,使整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化,学校在整体上建立了与之相关的三个基本机制。

1、开放参与机制、

我们成立了学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其宗旨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设性、富有创意的意见,使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有展示与实现的机会。完善家长参与制,发挥家委会作用,从家长处努力发扬教师的闪光点,使他们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

2、激励导向机制

我们注重人本化情感激励,建立校长谈话制,力求与教师多沟通;我们注重健全人格心理的激励,推出评选优秀班主任、实小受学生爱戴好老师、好搭班的活动;我们注重教师学习、创新教育境界的激励,推出教师教科研脱产研修制;我们注重讲求效益的意识与观念的激励,建立课题首席负责人制度,对重要课题拔出专项科研经费。

3、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推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注重实绩、注重综合、注重发展。比如,我们从“学习实践、师德师风、优质优教、改革创新”四个方面的12项内容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增强人人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教师的意识。

我们在培养学习型、创新型教师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个开头,我们的工作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真诚地希望在坐的领导、专家、同仁给我们以指导、帮助,使我们走出一条全新的办学之路。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闸北区实验小学学科名师申报表

下一篇:闸北区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