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这就要求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接受过专业化训练、有着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在闸北区实验小学14年的成长过程中,数学始终是实小的品牌学科,培育了一批像李莉老师这样的在区、市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数学名师;推出了一系列优质课例。实小数学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保证了实小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位稳定。
今年由于大宁国际学校的开设,实小数学教师人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双向流动。此时此刻,关心实小发展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疑惑:实小数学教师素养现在如何?如何继续保证实小数学教学的特色与数学质量的高位稳定。在此之际,对实小的数学教师进行专业素养的调查显得十分有意义。
实小数学教师情况基本分析。实小现有数学教师16名,平均年龄36岁。本科率25%。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有3位,5——10年教龄的3位,10年以上教龄的9位(一位退休返聘)有3名教师先后获得闸北区新苗杯一等奖。有3位教师先后获得上海市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从年龄结构来看,大部分教师在一期课改中成长起来, 在2期课改中逐步成熟。逐步成为学校的数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实小数学教师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积极的工作热情,在实小一系列的专业培训中逐步成熟。基于调查,在一系列的访谈、调查问卷,实小教师专业化进程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教代教,共同成长。为了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给他们配以一对一带教老师,规定带教老师和新教师每周要走进对方的课堂进行具体教学指导,要求新教师主动与带教老师交流,对学科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等各种问题虚心向带教教师请教,对每一节的教学情况作口头交流,期末时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上一节汇报课,向全校教师进行公开展示,在任务趋动下,新教师与带教教师在短时间均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一些有定教龄的教师,学校采取了名师代教的方式,指导教育教学,使得他们迅速成熟。学校还凭请专家定期指导骨干教师,使得学校师资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梯队。
师徒结队的形式, 成就了师傅和徒弟的双赢。作为一个徒弟,多了一份约束,多了一份成功的机会;有一个关心自己的师傅,就少走了弯路,缩短了工作的摩合期;工作的动力来源于师徒间的情感,来源于对学校的情感;师傅们很有策略,成功时能给予掌声,跌倒时能得到鼓励;作为师傅们有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如果没有压力就会停滞不前,与徒弟结对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自己也是在这份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压力也可以化为兴趣和乐趣,在师徒交流中感情提升,共同快乐。
完善教研组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学校在开学前就进行了组长的培训工作,明确组长职责与校方考核内容,使得教研组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同时要求各教研组制定的教研组计划要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便于校方的指导与监督。
有调查表明教师最喜欢集体研讨与同伴互助 。在教研组活动中,老师们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畅所欲言,他们带着自由来,感受思想无缰的轻松;带着思考来,感受与同行思想碰撞的快乐;带着沉淀来,与同行分享自己的体会,交流自己的做法;带着问题来,与同行倾吐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进行优势互补,树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成长起来;我们不再期待通过几场报告、几本书籍、几次培训来帮助教师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而应变革教师学习方式、研究方式、培训方式,使教师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才能有效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能有效的做到沟通及时,有效。利用网络,学习别人的先进做法是提高实小数学教师的又一有效的方法。
行动研究,科研定位。教师只有学会研究性的工作方式,才能真正促进专业化发展,才能真正体现职业生命的魅力。“让教师们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从中感受教育的欢乐。”本学期我们开展“三实践两反思”的活动。让教师的教学研究在提出问题中进行,在学习研究中进行,在开展分析中进行,在行动研究中进行。教师们可以随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研究,又可以随时把研究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中反复实践、进行反思,最后上升到理论;它扎实有效,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出现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经过研究解决了问题,既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教师们的问题研究中,可以产生大量生动的案例,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专家引领,激励发展。聘请校外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到学校讲学,让教师们与教育专家零距离对话,使老师的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用专家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引领、激励教师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几点启示:
1、学校要发展,必须先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是学校做强做大的重要因素,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以校本教研为主,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适当引进外面的资源,这样的校本教研针对性强,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潜力,让他们在培训新教师的同时,与新教师一同成长,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教育经费的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如教育沙龙、学习型组织等,让教师有机会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在其中,使教师逐步培养浓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智慧,使教师们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无时无刻地需要不断地调整、修订,重新审视评估和接受挑战考验。
4、加强教师对自我反思力度,教师反思时产生的认知冲突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化的更为活跃、更为重要的思维因素。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作出更理想、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自我反思可以使个别意识摆脱对于个别经验的依赖,并扩展个别意识,使之接受逻辑一般性的整统,而达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