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界一个核心话题。叶澜教授曾经这样描述过教师综合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闸北区实验小学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标示性学校,我们深刻地认识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因此提出师资发展四项目标:
师资整体建设目标——关注儿童、尊重儿童、跟随儿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行政队伍建设目标——在组织架构上,实施“五部三会”扁平化管理,将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同时纳入学校行政团队,参与学校的整体管理。我们要求做到:(1)落实岗位职责,将管理工作建立在示范、指导、服务基础上;(2)以“自律强于教师、探索先于教师、贡献多于教师”为标准,带动学校整体工作水平提高;(3)中层干部和校方签署行政岗位聘用合同,分阶段接受教代表和基层教师满意率测评,实行能上能下的机制,盘活有限的管理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教师要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取向和正确的学科教育观。在职业素养上:遵守教师“忌言忌行”,严防教育事故和教学失误现象发生;在个人发展上:不断提升学力水平,争取尽早完成“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在学术追求上:“设计和把握好每一个35分钟”、全身心地“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作出积极地思考和实践,将“职业劳作”转化为积极的“职业追求”。
员工队伍建设目标——后勤工作是学校大厦的根基,承担着为全校师生提供保障和服务的重任,关系着学校稳定和发展大局。全体图书、卫生、档案、财务、资产、文印等部门教职员工,既热爱本职工作,又苦练“内功”,做到责任到岗职责到人。学校改善后勤用人环境,建立合理流动机制;规范后勤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考核,并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后勤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基于校本培训的师资培养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一串串新名词扑面而来,教育正面临着一个伟大的“学习化”时代!学校校本培训坚持“为了孩子,为了教师,为了学校”的理念,审慎选择和创新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推动高效课堂的生成,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1、基于校本培训的思考
学校坚持“敢为改革先 勇做探路人”的学校精神,依据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双重需要,每学年每学期开展全体教师的在职培训,制定具体措施满足学校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需求,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教师发展:教研自觉与科研自觉
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教师,培训方式需灵活多元。校本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有效的培训引发教师群体的反思和觉醒,形成“教研自觉”和“科研自觉”;校本培训的关键在于特色追求,形成“特色教学特长学习”的终身学习新局面。
在校本培训中,必须从价值观念上改变“追求高分”的现象,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帮助教师由“职业型”转为“事业型”。
在校本培训中,必须从教育观念上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重心必须从“育分”转向“育人”,引领教师们由“应试型”转为“育人型”。
在校本培训中,必须从智能结构上改变“知识单一”的局面,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使教师在知识和能力结构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
在校本培训中,必须从思维方式上建立“统筹兼顾”的习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科研能力,促使教师在工作方式上由“经验型”转为“科研型”。
(2)培训模式:PDCA管理与“鸟瞰培养”
校本培训的传统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很难确定校本化培训是否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对传统模式进行了反思,借鉴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方式,在校本培训中引入PDCA管理循环模式:
【小资料】
PDCA管理循环模式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